首页 经验文章正文

云南文旅局长抹黑脸事件,创新与争议的边界

经验 2025年03月16日 15:33 189 admin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吸引游客、推广地方旅游成为各地文旅部门的重要课题,2023年五一前夕,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和丽斌的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视频中,和局长为了宣传宁蒗的旅游文化,不惜“抹黑脸”装扮成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形象,这一举动虽然旨在吸引眼球、促进旅游,却也触及了文化尊重与个人形象的敏感话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文化旅游的合理推广。

事件回顾:一场意外的“营销”

2023年4月28日,一则名为“宁蒗文旅局长为五一拼了”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视频中,和丽斌身着彝族传统服饰,脸上涂抹着象征性的黑色油彩,以一种略显夸张的方式介绍宁蒗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这一举动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有网友称赞其“有创意、接地气”,也有不少人批评其“不尊重文化”、“有损个人形象”。

为什么选择“抹黑脸”?

1. 创新与吸引注意:在信息过载的今天,如何让旅游宣传脱颖而出成为一大挑战,和局长选择“抹黑脸”这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显然是为了在众多宣传中“抢镜”,吸引公众的注意。

2. 地方文化展示:宁蒗作为彝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抹黑脸”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装扮,和局长试图向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增强地方文化的辨识度。

云南文旅局长抹黑脸事件,创新与争议的边界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五一作为旅游黄金周,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机,和局长的这一举动,也是希望通过个人牺牲来换取更多的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

争议与批评

尽管和局长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一行为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批评:

1. 文化尊重问题:有观点认为,“抹黑脸”作为一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装扮方式,被随意使用在非特定场合和人群中,可能被视为对当地文化的不尊重和误解。

2. 个人形象受损:作为一位公职人员,其行为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地方政府形象,部分人认为这种“自毁形象”的方式有损其职业形象和公信力。

3. 过度商业化:有批评指出,这种为了吸引眼球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宣传方式,可能让旅游地陷入“过度商业化”的陷阱,影响游客的真正体验和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

创新与文化旅游推广的平衡之道

1. 深入了解与尊重:在推广地方文化时,应先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研,确保所采用的方式既符合文化传统,又能够被大众所接受,避免因误解或不当使用而造成文化伤害。

2. 创意与文化内涵并重: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应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通过讲述故事、展示传统技艺等方式,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3. 多元化推广策略:除了视觉冲击力强的宣传方式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等多元化手段进行推广,通过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个地方的文化和风景。

4. 强化地方特色与差异化: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在推广过程中,应强调其独特性,避免与其他地方的同质化竞争,通过差异化策略,吸引更多寻求独特体验的游客。

探索更多可能

和丽斌“抹黑脸”事件虽然引发了广泛争议,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旅游推广?答案在于平衡创新与尊重、创意与内涵、多样性与差异化,通过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尊重传统习俗、利用多元化手段进行推广,我们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还能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这一事件能成为推动整个文旅行业反思与进步的一个契机,让我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忘对文化的敬畏与尊重。

绿叶问答网 网站地图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备案号:沪ICP备2023034348号-16